我十分热爱读书。读书可以让人增长见闻,丰富内涵。有诗云,腹有诗书气自华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读书能从内岛外的重塑自己。我读书的特点之一是不限类型,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要求的,不管是晦涩难懂的名著,还是引人入胜的历史,又或是跌宕起伏的小说,我都乐于阅读。因为这些书都能增长智慧,犹如一日三餐,需要荤素搭配,可能吃过并不记得,但最终会成为身体的养分,读书也是如此,并不一定要看过全记得,而是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,持续的给自己输送知识。我自己会固定在睡前阅读20分钟,同时不管课业多紧张,也会利用课间碎片时间读上几页。读完一本书,不仅有成就感和满足感,如果还能把好词好句积累起来,或者练习写读后感,会有更大的收获。冰心曾经说过:读书好,好读书,读好书。 希望同学们可以一起行动起来,我们结伴读好书
参观拉斐尔艺术展
拉斐尔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,他英年早逝,但为我们留下了300多幅作品。最近正好在中华世纪坛有拉斐尔的特展,我和爸爸妈妈提前预订好了票去参观。
大门口挂着一幅拉斐尔的自画像,在他的眼皮位置,有一颗小水珠,这其实是一种炫技的画法,但为画增添了光彩。
进入展厅,一共有三个部分讲述拉斐尔的生平。拉斐尔于1483年出生,11岁时,父亲就去世了。达斐尔就跟随老师佩鲁吉诺学习绘画技术,佩鲁吉诺是达芬奇的同门师兄,所以在这里拉斐尔启蒙了他的绘画技术。之后拉斐尔超过了老师,成为了一位绘画大师。在佛罗伦萨期间,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画作。
我最喜欢的是拉斐尔的抱独角兽的女士像。这幅画是模仿蒙娜丽莎画的,但我觉得她的背景比蒙娜丽莎好看,因为色彩比较鲜艳,比较靓丽。还有两幅圣母画像来对比。虽然两幅画像都是一个人所作,也都是画的一个人,但背景却不同,鲜艳的颜色让人感觉更美丽。
最后在1520年,拉斐尔并没有画完他最后一幅作品就去世了,这幅作品叫基督复活。其中在下半幅画的顶部,有非常黑的一张人脸和一只手,这是因为被氧化了,当时的颜料许多都是矿物制作的,时间一长会被氧化,颜色也就变了。猛一下看不见,但是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。 拉斐尔在他短暂的一生,创作出了许多顶尖画作,所以被称为了文艺复兴三杰。通过参观画展,我不光感受到了美,还我到了很多知识,增加了对艺术的兴趣,这个展览真不错啊!
游灵慧山
2020年8月8号,天气晴
上午完成了一篇作文,下午的活动由我来提议。我选择了去怀柔灵慧山森林公园游玩,得到全家人的赞成。
一个小多时的车程便进入了景区。先要攀登上百级石头台阶,经过一座巨大的牌楼,便看到波光粼粼的七星池。七星池实际上是一座水库。沿着水库周边建有七座亭阁,飞檐斗拱,碧瓦红柱,在兰天绿波的映衬下,十分美丽。很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,所以叫“七星池”。池前塑有一尊圣水观音像,慈眉善目,法相庄严。
过了七星池,就进入了“百合谷”,百合谷中间有一条由众多泉水汇成的溪流。溪水清凉,不断地跳下石崖,形成许多小瀑布,溅起的水花飞散出象玉珠一样的水滴。给人带来丝丝凉意。小溪两岸种满各种颜色的百合,散发出淡淡的清香。令人心旷神怡。这里分布有德胜庵,山西庵和天溪庵。可惜,因疫情不对外开放。
再往前行,远远地听到震耳的水声。很快,一座挂在山崖上的大瀑布就映入眼帘。瀑布的下方是一处深潭,岩壁上刻有圣水神泉四个大字,许多游客都在这里驻足留影。
从神泉再往上行进,经过古代高僧的灵骨塔,终于到了灵慧山的名刹“朝阳寺”。寺院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,一直香火不绝,名闻遐迩。进入寺院要先步行了九十九级台阶,据说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叮咚的水声,非常悦耳动听,所以又叫“通天水梯”。院落整体不是很大,正殿是药师殿,传说求药师佛可以消除百病。因为今天寺院里有法事活动,供桌上摆满了各种新鲜的水果。一位法师还专门给我赠送了供果,我很开心,手上捧着供果一路上都舍不得吃。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来,一直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,络绎不绝的信徒到各大寺院祈福求佑,许下心中的愿望。所以,佛教文化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但愿今年疫情早点结束 ,自此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
参观首都博物馆
2020年8月1号,天气晴
今天中午吃完饭过后,我和妈妈立刻开车去了首都博物馆看特展。这个特展由首都博物馆联合南京博物院,南京市博物馆,故宫博物院,国家图书馆,明十三陵博物馆,南京明孝陵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,汇集了267件文物展品向国人讲述了从南京到北京的历史。特展叫做1420从南京到北京,里面有很多明朝的文物。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四件文物:黔宁王金牌,白象琉璃砖,琥珀杯和青白玉樽。
黔宁王金牌是从南京出土的,黔宁王就是沐启元,他被洪武皇帝封为黔宁王,管理云南一带。白象琉璃砖是由琉璃烧制,上面雕刻着一只托着莲花的白象。琥珀杯是棕色的,它的把手是一位渔翁的造型,非常巧妙。青白玉樽是北京西郊的墓种出土的,杯盖上有三只上古的神兽,小巧玲珑,十分可爱。
透过着四件文物, 可以看到明朝从南京到北京的历史变迁,也见证了明朝历史的兴衰。
除此之外,我还看了读城-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。北京中轴线包括永定门,天坛,先农坛,正阳门,故宫,景山等。是中国中轴线建筑中最完整,最全面,最杰出的建筑群。它也是都市计划中最杰出的一座建筑群。 通过今天看的展览, 我又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。
上海徐家汇游记
(一)
徐家汇是上海徐汇区的中心,就在闹市之中。这里有一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天主教堂。这座哥特式建筑的教堂,号称是远东第一大教堂。始建于1906年,花了整整四年时间,于1910年竣工。教堂高五层,顶尖处高79米。长83米,宽30米,十分壮观。文革期间受到破坏,后来按照原样进行了修复。教堂的外墙是深红色的,非常醒目。是上海的地标型建筑。也被称为上海的梵蒂冈。吸引来大批的游客参观。
教堂的建筑形式非常奇特。顶部的两侧是哥特式钟楼,尖顶部位是重18吨的铁十字架。教堂内外都有大型雕塑,艺术感染力很强。所有门窗都属哥特尖拱形,镶嵌有琳琅满目的彩色玻璃。教堂可以容纳3000多人活动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徐家汇还有一处圣母院,历史还要早。始建于1855年。建筑风格也很独特,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。外墙是纯白色的,给人以圣洁的感觉。内部的装饰十分精美。这里还设立有修女学校。也属于上海的文物保护单位。
接下来参观的是徐家汇藏书楼,创建于1847年。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了。分有南北两座楼。北楼是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,南楼是坚固的四层楼。是上海最早的近代图书馆。也属于上海优秀历史建筑。楼中收藏有32万册外国书籍,是珍贵的历史资料。有20多个外国语种。平时不对外开放,需要凭介绍信查阅资料。
下一个参观的目标是徐汇公学。创办于1850年,至今也有一个半世纪。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。是中国最早按西洋模式开办的学校之一,差不多和上海建城同步。在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特殊的地位。不少著名科学家,教育家,艺术家都曾就读于徐汇公学。可惜,现在只存有四层的“崇思楼”。
透过徐汇区的天主教群,可以看到天主教当时的繁荣和昌盛。也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交流的互通时代。使我了解到这段时期的历史知识。!
(二)
徐家汇的名字来源于徐光启。今天我就来讲讲这位历史名臣,大名鼎鼎的徐光启。
徐光启生于1562年,是明代的著名科学家,政治家,农业学家。官至崇祯朝代的礼部尚书,兼文渊阁大学士,内阁次辅。他的一生都在为中西文化交流而努力。除了办理朝政,他还翻译过《几何原本》,《泰西水法》等西方科学著作。并且主持翻译西方著作7000本的工作。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徐光启的墓就建在徐家汇的“光启公园“里,共有十个墓穴,分别安葬着徐光启夫妇和后人。立有十字架和墓碑。两侧还有栩栩如生的石像生。最前面还有一座雕刻精美的石牌坊。在公园的一角,还有从别处迁来的一座古建筑~南春华堂。现在这座古宅成了徐光启纪念馆。馆内收藏了徐光启的遗物,以及他翻译的书籍等等。是一件古建遗产兼纪念馆。
徐光启不仅仅是一位多才的能臣,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。翻译了许多西方科学著作。他还非常重视农业生产,进行农作物引种和耕作试验。并编写了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著作,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。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名人。
徐光启病逝于北京,后归葬在上海。其子孙都在墓地周围定居,繁衍生息。恰好又在三水交汇处,后来,人们就把这里称之为徐家汇。
秦皇岛游记
(一)
今天早上六点,我们就收拾完毕,驱车奔向秦皇岛。我们计划了三天时间,准备游遍秦皇岛,登天下第一关,赏蓝天大海。
大约驱车两个多小时,我们到达了属于秦皇岛的永平府城,这里也是我们安排参观的景区第一站。
永平府城墙建于洪武四年,也就是1317年,被称作京东第一府,规模宏大。现在永平城还留着三个门,大西门,小西门,大南门。其中大西门保存最完好,还有一座瓮城。
在永平府城内,有一座经幢。这座经幢经过了唐山大地震而不倒。当地人称之为“千年铁”经幢。它始建于唐朝,高约三丈,雕刻精美,异常漂亮,全称叫做大佛顶尊胜坨罗尼经幢。
看完经幢之后,经过一段国道,一座雄伟的宝塔映入眼帘,这便是源影寺塔。源影寺塔在文保所内,始建于金代,后多次重修。塔上的天宫楼阁实属罕见。塔高36米,塔尖顶上的塔刹重千斤。
今天旅行的最后一个地方就是北戴河近代建筑群。大多数都是清末到民国的建筑。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五凤楼和英国阿温太太别墅。大约有700多座别墅散落在北戴河这一区域,大约有30栋被全国文物收录。这些建筑除别墅外还有教会建筑,公共建筑,商务建筑。当地人管这里称:“老房子”。盛极一时的北戴河甚至和夏威夷齐名。
(二)
今天旅行的主要目的是秦皇岛和山海关。早上吃完饭后,我们全家就出发到了秦皇岛市区。
第一站就是秦皇岛玻璃博物馆。它的原址是耀华玻璃厂,现在还留存着电灯房,水泵房和水塔。馆里有许多的彩色玻璃,还有一些现代的高科技玻璃,很神奇。
随后,我们又开车两三分钟,到了益寿园公园。公园虽不大,但里面保留了津榆铁路基址。津榆铁路是从天津到山海关的一条铁路,同时还是中国第一条世界标准轨距的铁路。
午饭后,我们驱车半小时到了孟姜女庙。孟姜女庙内有一副天下第一起联,巧妙的用了两个多音多意字,很不好读,非常有趣。
孟姜女庙紧邻老龙头。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,在山海关东侧。老龙头有一座宁海城,城内还有一些复原的景观。它的最高点是澄海楼,遗憾的是不让登楼。无法登高望远,饱揽景色了。老龙头附近还有八国联军的营盘旧址。我们参观了海神庙西边的法军营盘。千年历史上从未被攻破的城墙被西方侵略者占据,不禁让人心生感慨。 参观完天下第一关后,我们又回到了北戴河的酒店。一天的游览让人觉得很充实,非常期待明天的行程。
我的好朋友
世界上,有形形色色的人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。我身边的人也如此。今天,我就来讲讲我身边有特点的人。
说起这个话题,第一个映入我脑海里面的就是我的好朋友子涵。他的特点就是乐于助人。我经常看到他在院子里,遇到有困难的人就帮助他们解决问题, 每次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我就拿最近发生的一次事情来说说吧。
上周星期五早上,我跟子涵一起走在院子里的林荫道上,忽然看见有个小男孩在着急地走来走去,一边走,一边东张西望,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。子涵急忙走过去问:“小弟弟,发生什么事情了? 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啊?”。小男孩带着哭腔说:“大哥哥,我的钥匙不见了,我可回不了家了!”。子涵说:“别着急,我来帮你一起找!“。于是,子涵便和小弟弟一起在周边找了起来。
他先到了草坪,弯下腰,低下头,仔细地寻找。找了好一会儿,什么都没有找到。眼看找不到,子涵也有点着急了,但是光着急,也不解决问题啊。一边找,一边想,突然,灵机一动,子涵想到了一个办法。他跑到自己的妈妈身旁,从妈妈那借来了手机,在社区的微信群上发布了寻找失物的消息。不一会儿儿,微信群里就有人回复了。仔细一看,上面写着有人看见过,钥匙应该在花园。 得知消息后,子涵和小弟弟都很兴奋,他们一起到了花园,但是并没有一下子就看到钥匙。”是不是被人拿走了?”子涵一边丛中翻找,一边自言自语的说。小男孩更着急了:“我这会真回不了家了!”。”没事的,我们再用心找一找,别放弃! “说完,子涵又跑到花丛中找了起来。终于,他在一株花的叶子下找到了钥匙。“可能是被小猫小狗不小心,拖到这里的吧!”,一边说着,子涵一边把钥匙递给了小男孩。小男孩喜笑颜开:” 谢谢你帮我找到了钥匙” 。“不客气,这是小事”。说完,子涵就转身离开。子涵就是这样一个古道热肠,又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孩子,他既是我的好朋友,也是我学习的榜样!
一次小实验
生活中用小实验来证明的原理有很多,我就来讲讲我做的小实验吧。
疫情不能出门,我在家里踢皮球,一不小心把装着乒乓球的球桶给撞翻了,乒乓球都从桶里掉了出来,掉出来的乒乓球散开来,弹起来都只有几厘米高,我突然想到曾经看到有让乒乓球弹得更高的一些方法。很快在网上搜了一下,发现可以用装着水的纸杯,让乒乓球弹得更高。
第一次我先将杯中装满了水,把乒乓球放进杯内,然后从高处往下一扔,但是乒乓球并没有弹多高,反而水洒了一地。第二次干脆就倒了一点水,大约杯内不到1/3水了,我又扔了一次,可是弹的还没有上一次高。我想是不是再增加一点水?就把水量增加一倍,变成2/3杯水,结果这次乒乓球弹的有一人多高了。 第三次我终于成功了。 虽然网上获取的知识让我知道装着水的杯子能让乒乓球弹得更高,却并没有写放多少水的量,我通过三次尝试,最终成功完成了这个实验,看来动手实践和学习理论知识同样重要,真是实践出真知!
2019年8月 25日 滇金丝猴
有一种动物,它们跳跃在山林间。有一种动物,它们是国家保护区内的精灵。它们就是—滇金丝猴。滇金丝猴生活于云南,其中最大的保护区在德钦白马雪山上,滇金丝猴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它体长51至83厘米,尾长52至75厘米,体重9至17千克。它的别称有云南仰鼻猴,反鼻猴,黑金丝猴和黑仰鼻猴。滇金丝猴是特有物种,只有中国才有。它一般住在针叶林里,几只猴子抱在一起睡。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它的栖息地,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至5000米的高山。它主要吃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越牙苞。
通过了解金丝猴,我知道了要保护大自然,维护生态平衡。
2019年8月 13日 吉林市博物馆-猪首石雕
假期当中,我去了吉林省吉林市博物馆,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猪首石雕。它是青铜时代西团山文化的重要表现,1985年在吉林市永吉县双河镇黑石村出土。它是辉长岩质,黄褐色与绿色相间,做工很精细,形象十分生动。体现了西团山文化高超的雕刻技巧和丰富的艺术创造力。
这件作品上的猪,代表着有力气和勇敢,是古代贵族的一种象征。但是在我们现代人眼中,猪是那么普通的动物,因为它没有猴子灵敏、没有黄牛勤劳,没有猎豹勇猛,它只是老百姓餐桌上一种不可缺少的食物,经济又实惠,习以为常。
了解这件文物,我知道了古代人的精神和信仰,这次参观是很有价值的,所以我特别喜欢参观博物馆。